最近帮朋友处理视频素材时,发现不少人分不清MPV和MKV这两个格式。特别是下载电影的时候,看到这两种后缀名都会犯嘀咕:该选哪个版本保存才不会出错啊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对"名字像兄弟,实际差挺远"的视频格式。
先说个容易搞混的点:MPV其实不是个标准格式!很多人会把MPEG视频系列(比如MP4)简写成MPV,MPV文件更多指向早期MPEG-1标准的视频文件,常见于90年代的老式VCD。而MKV可是实打实的现代容器格式,全名叫Matroska Video,2002年才问世的新生代。
对比项 | MPV | MKV |
诞生时间 | 1993年 | 2002年 |
技术标准 | MPEG-1 Part 2 | EBML扩展标记语言 |
典型体积 | 1-2GB/小时 | 4-10GB/小时 |
支持编码 | MPEG-1/2 | H.264, VP9, AV1等 |
字幕支持 | 外挂字幕 | 内嵌多语言字幕 |
多音轨 | 单音轨 | 最多16条音轨 |
前阵子翻出家里压箱底的VCD光盘,用电脑打开发现都是.mpv后缀的视频文件。这种格式当年靠着硬件解码门槛低的优势红极一时,连我家2001年买的DVD机都能流畅播放。不过现在看它的局限性就太明显了:
不过在某些特定领域,MPV还在发光发热。
第一次接触MKV是下载《指环王》加长版,发现能随时切换导演解说音轨,还能选择十几种字幕,当时就惊为天人。这个俄罗斯团队开发的容器格式确实有两把刷子:
不过用苹果设备的朋友可能深有体会——想把MKV视频导入Final Cut Pro剪辑,得先转码折腾半天。主要问题集中在:
上周帮做自媒体的朋友整理素材,发现他们团队有个有趣的习惯:拍完的原始素材存MKV(保留多机位音视频),成片导出用MP4。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:
要是遇到设备不兼容的情况,用FFmpeg转码其实挺方便的。就像《数字视频处理手册》里说的,现在视频格式转换已经不像十年前那么麻烦了。下次遇到视频播放问题时,不妨先看看格式是不是在"闹脾气",换个容器可能就迎刃而解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