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窝在沙发里看《奇葩说第五季》,突然发现这群人吵架吵得特别有水平。明明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辩题,怎么他们一开口就能让人疯狂点头?其实辩论这事儿,真没想象中那么高深。
记得肖骁在「恋爱多年分手要不要当面说」那场,突然掏出个玩具小熊:"你们看,这个小熊耳朵都磨破了,就像感情里那些说不出口的裂痕..."这种具象化表达,比干巴巴讲道理管用十倍。说白了,好的辩论就像搭积木,需要论点、论据、情感支撑三块板子同时立稳。
常见误区 | 正确操作 |
只顾自说自话 | 像马薇薇那样先接住对手的话头:"对方辩友说得很好,但..." |
堆砌专业术语 | 学傅首尔用买菜砍价来比喻商业谈判 |
回避漏洞 | 如邱晨承认己方缺陷后立刻转折:"但正是这个bug..." |
黄执中在「恋人隐瞒贫穷/富有更不可接受」中,把"隐瞒"拆解成动机、行为、后果三个层面。这种洋葱式拆解法特别适合新手:
有没有发现詹青云说话总像在讲故事?她在「知识共享」辩题里,从自己背《滕王阁序》的经历讲到人类文明传承,这种时间轴论证法能让听众自动脑补画面。记住三个关键词:
表达风格 | 适用场景 | 风险提示 |
肖骁式表演 | 情感类辩题 | 容易用力过猛 |
马东式调侃 | 化解紧张氛围 | 需把控分寸感 |
陈铭式说理 | 数据类辩题 | 避免枯燥说教 |
李思恒在「键盘侠是不是侠」那场突然卡壳,他顺势拍着胸口说:"看,键盘侠这时候就怂了!"这种失误转化术需要平时多积累:
其实看多了《奇葩说》会发现,真正厉害的辩论不是非要争个输赢。就像颜如晶说的,有时候把观点轻轻放在对方心里,比按着头让人接受更有力量。下次和朋友讨论火锅该蘸麻酱还是油碟时,不妨试试这些招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