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我在网吧第一次碰见这游戏,被那个飘来飘去的白面具吓到打翻可乐。现在想起来,这货就是个典型「心理战专家」,专挑你手忙脚乱的时候捅刀子。
阶段 | 行为特征 | 破解口诀 |
初期游荡 | 随机瞬移+假动作 | 余光观察,假装没看见 |
暴走状态 | 连续闪现+范围技 | 背靠墙角,预判走位 |
上周带表弟通关时发现的邪道玩法:把医用酒精和打火机同时扔出去能造出火焰屏障。记住这些骚操作能让你少摔三次手柄。
我手机里存着根据200场战斗整理的「死亡笔记」,这几个死亡重灾区千万注意:
这个场景害我通宵六次才摸出门道。记住要顺时针绕家具跑,每次经过穿衣镜时快速转身。有个民间速通视频记录保持者用的就是这个方法,据说灵感来自广场舞大妈。
游戏设计师绝对是心理学硕士毕业,这几个陷阱专治各种不服:
最近游戏更新后多了个新机制:当画面出现胶片颗粒效果时,立即寻找红色光源。上个月在Twitch直播时,有个老外就是靠这个发现反杀了满血Boss。
别想着收集全成就再通关,这游戏的动态难度会根据你的道具持有量调整。上次有个哥们带着五瓶解毒剂进决战,结果Boss全程喷毒雾——系统摆明了要搞你心态。
记得关掉自动存档功能,手动存档点选在每次拿到金属零件之后。有本叫《致命动线解析》的攻略本提到过,存档次数影响隐藏结局触发概率,不过这个说法还没被官方证实。
现在凌晨三点了,窗外的路灯让我又想起那个会瞬移的白色身影。下次遇到卡关的时候,试试把显示器的亮度调低两格,说不定会有意外发现——这可是某个游戏测试员喝醉后透露的小秘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