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南茶楼里,老说书人一拍醒木,总爱念叨:"这江湖上啊,练剑的门派没有一百也有八十,可要论'独步武林'四个字,还得看那终南山云雾里的无极剑宗。"这话倒是不假——近三十年来,七届武林大会的剑宗魁首,倒有五个都出自无极剑宗。今儿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,这帮白衣剑客到底藏着什么门道。
翻开《武林志·剑宗卷》,头一页就写着:"无极剑宗,起于前朝大业三年。"算下来足足一千四百年的传承,比少林寺建寺还早二十个春秋。别的门派练剑讲究招式凌厉,他们倒好,入门头三年净让弟子们干三件事:
青城派的玄真道长曾笑称:"这般练法,怕是八十岁也出不了师。"可后来他亲眼见过无极弟子在暴雨中使出一招"流云过隙",剑尖滴水不沾,这才摸着胡子改口:"原来人家在练'人剑合一'的真功夫。"
要说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,无极剑宗的《太虚剑意》却透着古怪。按《江湖奇闻录》记载,这套心法非得反着练不可——别人运功讲究气沉丹田,他们偏偏要"气走天灵"。当年峨眉派静仪师太不信邪,硬要照着剑谱正练,结果差点走火入魔。
门派 | 心法特点 | 修炼年限 |
无极剑宗 | 逆向行气,剑意随心 | 10年小成 |
华山派 | 刚猛迅捷,剑出如龙 | 8年入门 |
点苍派 | 以柔克刚,借力打力 | 12年精通 |
更绝的是他们练功的法子。三伏天要裹着棉袄在冰窖里挥剑,数九寒冬反而赤膊在温泉旁对招。去年丐帮帮主亲眼看见,剑宗大弟子陆明轩在腊月里练完功,头顶蒸腾的白气活像刚出笼的包子。
要说剑宗弟子行走江湖,有三样东西从不离身:装着桂花酿的牛皮水囊、巴掌大小的铜制罗盘,还有柄永远不开刃的练习剑。这配置乍看寒酸,可细琢磨全是保命的门道。
那年黄河水患,七大门派联手救灾。别派弟子都忙着用轻功救人,唯独剑宗的人掏出罗盘,带着灾民从淤泥里挖出三十七口水井。后来才听说,他们平日练剑都要观星象、辨方位,这手寻龙点穴的功夫,竟是拿来找剑招破绽练出来的。
江湖上收徒讲究根骨天赋,无极剑宗偏要考些稀奇古怪的题目。去年有个富商带着儿子拜师,剑宗掌门指着院里的石磨问:"若是要你每日推磨三个时辰,可能坚持?"那公子哥儿答得痛快:"莫说三个时辰,三十个时辰也使得。"结果当场就被请下山去——后来才知,通过考核的竟是个说要"先磨五十斤黄豆做豆腐"的穷小子。
这般选出来的弟子,也难怪个个都透着股子"轴"劲儿。去年中秋,崆峒派少掌门在酒楼笑话剑宗弟子像块木头,结果被对方用筷子使出三招"孤鸿照影",愣是把八宝鸭剔成了骨架,鸭头还完好无损地立在盘子里。
要说最让人捉摸不透的,还得数他们的剑法。别的门派讲究见招拆招,无极剑宗却爱说"剑在意先"。那套闻名天下的"二十四节气剑",春分使出来轻柔似柳,到了霜降就凛冽如刀,据说连创派祖师都没完全参透。
节气 | 剑意特征 | 实战效果 |
惊蛰 | 剑鸣如雷,先声夺人 | 扰乱对手心神 |
小满 | 绵绵不绝,后劲绵长 | 消耗敌方体力 |
大雪 | 寒意透骨,迟缓经脉 | 降低行动速度 |
前年苗疆五毒教来犯,剑宗七长老单凭一招"大寒"剑意,竟把十丈内的毒虫都冻成了冰渣子。这事儿传到西域,那些耍弯刀的好汉们摸着胡子直嘀咕:"中原武功,当真邪门得很。"
暮色渐沉,终南山的晚钟惊起一群山雀。练剑坪上,新入门的弟子正借着月光擦拭木剑,剑身上的纹路映着星斗,倒像是把整个银河都收进了三尺青锋之中。